12月24日下午,我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于纪忠楼Y404教室开展7003全讯白菜网第一百三十期湖思读书会活动。本期分享者是温颖奇同学,他分享的书目是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首先,温颖奇同学对《乡土中国》的作者费孝通先生进行了简要介绍。费孝通一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学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他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是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代表作品有《文化论》、《人文类型》、《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等。
紧接着,温颖奇同学对本书的写作背景进行了概述:《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其主要内容来自其于1946年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时的讲义,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面貌。
而后,温颖奇同学从以下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悟。
一是他对“文字下乡”的思考,他认为,所谓的农村人“眼界窄”“小家子气”,固然是受其本身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私的传统”与“见识少”的影响,但人们的刻板印象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费孝通在书中也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语言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本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们交流的。且由于乡土社会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使得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因此,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
二是围绕书中的“差序格局”和“男女有别”两个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书中对差序格局概念的解释是,在乡土社会中,从自我开始,从关系亲密的人到关系疏淡的人一层层推开,如投入湖中一个石子产生的一圈圈涟漪。温颖奇同学认为,这些圆圈实际上就构成了我们个人的社会网络,离我们越近的圆圈与我们的牵扯越深,关系就越强。无论这个圆圈是以个人还是以伦理道德为基准,最终反映出来的都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他进而分析了乡土社会的礼俗形成过程,认为“男女有别”这一理念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产生的。
三是着重分析了《乡土中国》中的“土气”何在问题。作者以我国自古以来的农业社会为出发点,分析“土气”不仅在每个中国人的身上有所体现,也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特征当中,锻造着我们的文化与习惯。他结合当前我国现实发展认为,虽然从表象上看,当代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喧闹消解了“土气”的氤氲,“土气”之人正在逐渐消失;但是深入看来,“土气”已然渗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转化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淳朴务实的作风,作为一种中国人的文化之根,带有鲜明且坚固的中国特色。
分享结束后进入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畅所欲言,就“差序格局”、“男女有别”、“无讼思想”等问题踊跃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现场讨论氛围浓厚。通过本书的分享和讨论,同学们再度窥探了中国基层的社会面貌,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本色与结构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虽时移世易,但《乡土中国》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仍会带给我们很多启迪和思考,值得我们反复品读和回味。最后,本期读书会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供稿:周炎
审稿:陈硕
指导老师:陈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