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思读书会第一百一十一期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21-05-08浏览次数:393

  4月30日上午,我院20级硕士研究生于纪忠楼Y311教室开展7003全讯白菜网第一百一十一期湖思读书会活动。本期分享者是高金金同学,她分享的书目是《儒教与道教》。

首先,高金金同学对《儒教与道教》的作者马克斯・韦伯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介绍了本书背景。在本书中,韦伯研究的课题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韦伯以较大的篇幅分析研究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又重点研究了建立在这种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中国正统文化——儒教伦理,同时还顺便考察了被视为异端的道教。韦伯将儒教与西方的清教作了较为透彻的分析比较,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儒家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后,高金金同学概述了本书章节构成。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到第四章是一个大部分,叫做社会学基础,或说是制度论。韦伯一开始讲中国的制度,包括法律、经济、行政、财税、货币制度等,用经济史的研究方式来观察中国,从物质因素方面较为系统地考察了中国社会有利于或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要素,指出在经济领域内,虽然有似乎很有利的条件,但是却没有出现任何一点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萌芽。第五至七章,是文化论,是真正论述中国宗教的部分,主要讲儒教与道教,从精神因素上来探讨中国不能发展资本主义的原因。第八章是总结,将儒教和清教进行了横向比较。

接着,高金金同学对本书的重点内容进行了阐述。通过第一大部分对中国社会学要素的分析,韦伯把中国社会的特征归结为“传统主义”,这是与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国家“理性主义”相对立的概念,也就是将与西方的成熟货币制度、自治的市民阶层等不同的社会结构统统归入到“传统主义”的理想类型中。韦伯主要从家产官僚制、城市与行会、宗族-血缘组织势力、士人阶层、宗教等方面来论述中国的“传统主义”特征。

最后,同学们针对本书中的主要观点进行了交流讨论。

吴晓同学提出:经济与文化关系是什么?

高金金同学回答:韦伯通过研究世界不同宗教、不同文明,尤其通过儒教、道教与基督教文明作对比,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关于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通常说来有两种思路:一是认为经济直接决定了文化的表现形式;另一种为文化可以直接推动经济的发展。大众曾经有过对韦伯的误解,他甚至被看做一个文化决定论者。但通过阅读《儒教与道教》,可以看出韦伯承认因果关系是一种多元因果,反对线性的因果决定关系。由于有人的意志起作用,社会现象的规律不同于自然现象的规律,规律不是铁律。可以说韦伯既不是纯粹的唯物主义,也不是所谓唯心主义,因为他反对唯物论的“唯”,不承认唯有物质起作用;他承认物质因素非常重要,但物质因素一定要与其他因素配合。作为一位因果多元论者,在他的书中,既有宗教思想影响经济选择的一面,又有制度环境影响宗教倾向的一面。所以从《儒教与道教》的编排就可以看出,前面四章都是制度环境这块,后面讲宗教思想,二者缺一不可。

供稿:李雨婷沙木西亚·艾克拜指导老师:陈良斌;审稿:翁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