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思读书会第一百零六期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21-03-30浏览次数:241

  323日下午,我院20级硕士研究生于文科楼327教室开展7003全讯白菜网第一百零六期湖思读书会活动。本期的分享者是钱安琪同学,她分享的书目是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首先,钱安琪同学对本书的作者及写作背景做了简单的介绍。卡尔·波兰尼是匈牙利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也是20世纪公认的最彻底、最有辨识力的经济史学家。当法西斯主义兴起时,他离开了出生的匈牙利,成为英国公民。在其学术生涯中,曾先后在牛津大学的本宁顿学院和伦敦大学教书。著有《法西斯主义的本质》、《大转型》和《达荷美和奴隶贸易》等作品。《大转型》写于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全球经济的转折时期,两次世界大战导致世界文明的格局发生着巨大变化:一是19世纪的以自由市场经济为纲领的旧工业文明的垮台,二是20世纪以保护主义、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新工业文明的建立。

  

  二、《大转型》的基本框架与逻辑结构

  接着,钱安琪同学介绍了该书的基本框架与逻辑结构。该书的基本框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国际组织主要探讨国际体系的崩溃,作者认为势力均衡体系所依赖的世界经济的崩溃使其不再确保和平。第二部分市场经济的兴衰是本书的重点分为撒旦的磨坊自我保护的组织两卷。第三部分进行中的转变论及在我们这个时代支配社会及国家变迁的一些机制作者认为人类的现状应该从危机的制度起源角度加以解释。

  该书论述了两次“大转型”。围绕自我调节的“市场乌托邦”,作者在该书的第二部分进行了逻辑解释。在“撒旦的磨坊”这一部分中,作者从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常识出发分析市场模式的演化,并提出经济是嵌人在社会中的命题。通过回溯英国的工业革命,波兰尼阐述了市场对工业化困扰的反应:劳动力、土地和货币在政府于预下相继成为商品。自发调节的市场经济按照自己的逻辑改造世界,社会处处被打上了市场的烙印。市场犹如“撒旦的磨坊”一般,给社会带来了邪恶影响,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第一次“大转型”。

  在“自我保护的社会”这一部分中,作者认为市场自由主义的泛滥产生了一种必然的反应,即社会天然的抵抗自由市场运作逻辑的自我保护本性。这种反向的自我保护运动导致市场自我调节能力的削弱,从而在各国内部和各国之间制造了不断加剧的紧张。破坏性张力累积的最终崩溃导致了法西斯主义的兴起,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又一次“大转型”。

  三、主要内容

  最后,钱安琪同学着重向同学们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市场社会的兴起是从市场“嵌入”社会向“脱嵌”的转型。

  作者认为市场社会的兴起彻底改变了市场与社会、经济与社会的关系。19 世纪之前,人与人的市场关系不是主导性的。但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和分配中的秩序又是如何得到保证的呢? 作者认为答案来自两个并非首先与经济相联系的行为原则: 互惠和再分配。当然,此外还包括自给自足的家计原则。作者说: 在我们的时代之前,市场只不过是经济生活中的附属品。一般而言,经济体系是被吸收在社会体系之中的……”这是他对自由市场经济兴起之前社会形态的基本判断。但是,他认为市场社会改变了这一切。这正是由市场控制经济体系对整个社会组织产生致命后果的原因所在它意味着要让社会的运转从属于市场。与经济嵌入社会关系相反,社会关系被嵌入经济体系之中。

  第二,自我调节的市场触发了社会保护的反向运动,由此形成了自由市场与社会保护之间的双向运动或双重运动。

  作者认为,自我调节市场与工业革命促成进步的同时也促成了贫困化,比如,他同意“贸易和生产的巨大增长碰巧伴随着人类苦难的巨大增长”。自我调节市场的兴起破坏了原有的经济嵌入社会的状态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网络,结果是“工业革命正在导致无比巨大的社会混乱”。因此,“如果听任市场经济按照它自己的规律发展,必将产生巨大而持续的灾难。”

  作者认为,双向运动正是这种背景下兴起的。“19 世纪的社会历史就成为一个双重运动的结果: 市场组织在真实商品方面的扩张伴随着它在虚拟商品方面受到的限制。但是,一个深层次的运动已然形成, 它致力于抵挡市场控制下的经济所产生的邪恶影响。在自发调节的市场体系所固有的威胁面前, 会奋起保护自己——这就是这个时代历史的综合性特征。”现代社会由一种双向运动支配着:市场的不断扩张以及它所遭遇的反向运动(即把市场的扩张控制在某种确定方向上) 。虽然这种反向运动对于保护社会是必不可少的,但归根到底,它是与市场的自我调节不相容的,因此,也是与市场体系本身不相容的。

  第三,自由市场与社会保护的双向运动引发了政治冲突,自我调节市场的失败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后果。

  双向运动的直接后果是引发了政治冲突。作者指出: “欧文没有预见到, 他所呼唤的社会保护运动将被证明与经济体系自身的运转无法兼容。经济自由主义原则与社会保护措施之间那导致了深入骨髓的社会紧张的冲突……”这种冲突直接发生在不同阶级之间, 冲突的源头在于不同阶级对于自由市场经济和社会保护两个维度上的不同立场。经济领域的冲突演变为政治领域的冲突。“来自市场领域的紧张压力……延伸到政治领域,从而 将整个社会都囊括进来。……在这个市场经济衰落的最后阶段, 阶级力量之间的冲突决定性地登场了。”这种冲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关于选举权和民主政治的斗争。实际上, 两者的冲突是自由市场经济与社会保护机制之间的对抗。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重要见解是,作者认为法西斯主义的登场,是自由资本主义陷入僵局、自由市场经济与社会保护双向运动持续作用的结果。

  四、提问环节

  同学们针对本书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郑冰悦同学提出:“波兰尼在书中提到了“嵌入”“脱嵌”二词,怎样理解它们的涵义呢?”

  钱安琪同学答:“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大致可以如此确定,“嵌入”是指经济附属于社会的状态;,“嵌入”一词作为波兰尼描绘经济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状态的概念,意味着在除资本主义之外的前现代社会中,经济活动都是嵌入到社会系统之中,根植于社会化网络。“脱嵌”是指经济从非经济制度中分离出来,造成个人与社会的裂痕的状态,也是波兰尼描绘经济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状态的概念,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理性的经济目标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在主导着社会秩序,它使得任何与资本积累逻辑相悖的社会制度、文化、习俗、道德都逐渐边缘化,把市场经济从非经济制度因素中划割开来,使之成为市场社会。

  杨春晓同学提出:“阅读《大转型》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启发意义呢?”

  钱安琪同学答:“今天中国在转型时期面临着种种矛盾, 例如过高的房价、稀缺的医疗资源和紧张的医患关系、贫富分化等,这些恰好契合了波兰尼所说的市场是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的,否则后果是很可怕的。这些矛盾关系绝对不是纯粹的市场手段调节的“供需”关系,任何一个社会只有兼顾了“市场性”和“公益性”才是一个健全的社会。”

供稿:吴晨露;指导老师:陈良斌;审稿:翁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