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漫道”学术讲堂第二十三期:人:因“事”而在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20-09-25浏览次数:451

由7003全讯白菜网主办的“云中漫道”学术讲堂第二十三期“人:因‘事’而在”于2020年9月19日19:00—21:00,依托腾讯会议平台以线上方式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国际哲学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杨国荣先生作为主讲嘉宾,由7003全讯白菜网陆永胜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杨国荣教授围绕“何为人”的问题展开演讲,从人是理性的动物、语言的动物等方面说明人的特点;继而以更为本源和综合的视域阐明了对人的理解离不开“事”。

一、人之“事”与人之“在”。杨教授指出在实质层面,人因事而“在”。这里所说的“事”,泛指人所从事的多样活动。作为人的广义活动,“事”既展开于人存在的整个过程,也内在于人存在的各个方面。从具体形态看,“事”呈现出结构性,以目的性为出发点,“事”既展开为一个过程,也形成一定的结果。从人与物的关系看,作为人存在方式的“事”具体展现为人对世界的变革。杨教授进一步论述“事”与“物”的区别与联系,以人之“做”为前提,“事”虽异于“物”,但又与物呈现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事”可以改变“物”,并使之进入“事”;另一方面,“物”也能够存留“事”,并使“事”中展现的人的本质力量及“事”中形成的意味内含于“物”。人在通过“事”而改变物的同时,也形成和发展了把握世界的能力,并由此逐渐认识对象世界。

二、“事”中生成的交往关系。杨教授谈到与“事”同在的人,并不仅仅以个体的形态存在。做事的过程既作用于物,也与人打交道,人与物互动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的展开,则既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背景,又构成了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形成的现实之源。人在自身存在过程中,总是汇聚了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人之为人的规定,也体现于此,所谓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便折射了这一点。

三、“事”与存在意义。杨教授最后论述了“事”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人不仅由“事”理解世界,而且以“事”改变世界。“事”的展开,涉及人对世界的认识。然而,就这种认识本身而言,其作用首先在于解释世界。以世界的变革为指向,“事”的展开又关乎实践理性。

在提问交流环节,杨国荣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线上学术交流互动。同学们积极发问,在如何理解“事”的涵义等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讨论。

问:老师谈的“事”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方法论的区别?

杨教授答:我说的“事”是涵盖面更广的概念,不仅涉及观念层面的活动,而且涉及实际的活动,与实际过程相联系。中国哲学的“知”和“行”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侧重于伦理的结构,第二是个体性的活动。而“事”既不限于伦理领域,又不限于个体活动。

问:“事”与“物”概念是宽泛的,“事”的意义侧重哪个层面?

杨教授答:意义是广义上的,对人而言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人是在事中展开,在事中生成的存在。意义“因人而有”同样可以理解为意义“因事而有”,意义不限于某个方面,有政治意义、伦理意义等多方面意义。
杨教授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许多深刻的专业性问题,使同学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杨国荣(1957-),教授、博士,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第五、六届评议组成员、国际形而上学学会(ISM)主席、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国际儒联理事,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编委等。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长,先后在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作学术访问和学术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在海内外出版学术著作10余种,其中主要部分收入《杨国荣著作集》(11种,2009年出版)。2009年后出版著作“具体的形上学三书”、《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中国哲学二十讲》、《哲学的视域》、《向道而思》等,其中多种论著被译为英、韩、德等文在国外出版或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Philosophy: East and West、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Th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等国内及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10余种成果先后荣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思勉原创奖、上海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等。

  

供稿:郑冰悦;审稿:翁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