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思读书会第八十三期

线上分享

发布者:李伊萌发布时间:2020-04-08浏览次数:796

受疫情影响,2020年4月3日,7003全讯白菜网第八十三期湖思读书会继续以线上交流的方式开展,全体19级硕士研究生参与其中,并积极通过“云交流”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本期的分享者是19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的杨曼同学,她分享的书目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首先,杨曼同学介绍了作者与本书的基本内容。黄仁宇(1918-2000),美籍华人,原湖南长沙人,著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代表作他提出“大历史观”,即主张“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万历十五年》问世后,风行数十年,英文本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本书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书中所叙,可以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本书分为七个章节,其中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督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功德圆满。这种情形断非个人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接着,杨曼对书中所叙述的主要人物进行概述与简要评价。

万历皇帝幼年登基,在首辅张居正的辅助和母亲的严厉教导之下,较为勤政、恪尽职守。等到成年张居正被清算,冯宝遭到驱逐后,皇帝实际掌握大权,得到自主之权后仍然受到种种约束,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典型表现就是在立储问题上受制于文官集团。经过张居正事件,皇帝对各种告奸、争论和答辩已经不感兴趣,他对一切都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也看清人的“阴阳”两面。一个年轻的皇帝没有把自己创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使用,他的个性也无从发挥,反而被半信半疑地引导进这乌有之乡,充当活着的祖宗。

本书从几个人物的叙述中,几乎都和张居正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这位首辅,十年新政的特点在于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加强行政效率是一种手段,张居正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要求过于严厉,以致抗拒横生,并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贬黜,严重威胁了他们的安全感。但是他的“阴与阳”触及到文官集团的利益,即便在位时风光无限,死后也一次又一次遭到清算。张居正全套措施,揭露了帝国中央集权过度的不良后果:下层行政单位间许多实际问题没有解决以前,行政效率的增进是缓慢的,强求效率增高,超过限度,会造成行政系统内部的不安,整个文官集团会因压力过大而分裂。

首辅申时行最大的特点“从中调剂,就事匡维”的处事和执政原则。一边是已经长大成人并且有自我思想的万历皇帝,一边是表里不一也即具有双重性格的文官集团,同时维护明朝的行政体系正常运转的伦理道德标准已经无法解决这个王朝所出现的种种毛病,可以说明王朝此时已是大厦将倾,申时行能做的不多,就算做了所起的作用也不大,所以在政事上申时行尽力扮演着和事佬角色。最后落得因立储风波而下台的结局。

海瑞是位正直的官员,他毕生精力之所寄,在于按照往圣先贤的训示,以全部精力为国尽忠为公众服务。他一生被人们仰慕,但是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很微薄。对于他的使用办法,朝廷让他升官,不让他负责,闲职又不能让海瑞满意,几进几出后最终含恨而终。

戚继光励志军队整顿,戚继光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回避,戚继光比较现实,而他的成功在于他善于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妥协的原则是让先进的部门退后,使之与落后的部门不至于相差太远,以致他的部队和他本人充满了矛盾。戚继光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坠入寂寞和凄凉,英雄末路。

李贽思想对程朱理学发起挑战,他的这些思想与当时主流的意识形态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万历十三年被捉拿治罪,不久便在牢狱中割喉自尽了。道德标准可以不变,但要与时代、环境相适应,当政府的施政方针,和个人行动完全凭道德的指导,而标准又过于僵化、保守时,就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结果是使社会越来越凝固。

随后,杨曼总结此书的主要内容。在杨曼看来,皇帝、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都有着一种求索的精神,想要为这个帝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励精图治却不得不受制于文官集团的皇帝朱翊钧;推扬新政却功亏一篑和努力调和朝廷罅隙却不得善终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清廉正直痛恨流弊却的清官海瑞;力图振作军备却被参骇革职的将领戚继光;想要在社会思想上除旧布新最终却郁悒赴死的思想家李贽。他们都没能为自己的求索找到一条合适的出路,在社会大环境的洪流中,个人的努力又怎能扼住国家的积弊,做出力挽狂澜的效果呢?同时,她认为这本书不是严格的正史叙事方法,作者所采用的是“大历史观”,即抓住主干,忽视细枝末节。要从一个长的时间角度,从一个宽广的地理角度,来分析历史本身的发展规律,行进脉络。但是同时,这些大的历史规律,宏观历史,也肯定会在一件件的小的事情上有所体现。读起来会觉得时间线有点乱,忽前忽后。发现很难串起作者的思路,标题和文章内容的关联不是特别紧密,这正契合作者的大历史观,不要拘泥于一字一文,而是跳出现象方能抽象出本质。每章如此,总结论亦是如此:大明王朝实际已经走向衰亡。

在最后,杨曼同学针对此书提出问题: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同学们针对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总的来说,大家普遍认为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的制度,并因此而造成政治专制、官场腐败、苛捐杂税等一系列问题,加剧了明朝的灭亡。其中,杨锦荣同学讲道:“我认为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政治制度的局限性。封建社会的主体经济是农业,土地可以说是国家的根本,百姓以及贵族对土地有很大的需求。土地是有限的,官绅阶级为了家族利益会不断扩张土地,而他们兼并土地就意味着百姓民不聊生。经过两百年的发展,加上官场腐败政治黑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军队战斗力下滑,所以一旦出现一些天灾人祸或者有人起兵造反,那么就意味着其他不甘于受压迫的势力可以乘势而起了,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改朝换代。”石坚同学进行了补充:“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和吏治腐败。明朝后期土地兼并的现象非常严重,权贵阶层仗着自己的权势,从底层农民手中巧取豪夺,强占土地。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可怕的后果。首先是权贵阶层可以通过各种特权,免于向国家缴税,而农民失地之后又无税可缴,所以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

本次读书会中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对《万历十五年》一书有了基本的认识,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进步。

供稿:段萍;指导教师:孙会娟;审稿:翁寒冰